结论
本文从文本、文人生活、文化功能三个层面研究了宋金元围棋诗中棋和酒的关系。
在文本层面,棋酒已经作为词组使用,但更多的还是在一联的对句之中成对出现。在约1800首宋金元围棋诗中,有294首体现了棋酒的文本关联,数量在所有主题中位居第一。
在文人生活层面,棋酒共同出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公共性质的多人聚会中共同作为助兴活动。二是在密友交往中共同作为交友媒介。三是在幽居生活中共同作为文化活动和精神寄托。
文化功能层面,棋酒的第一个契合点是作为交友媒介。但在文人交友中,棋酒并不是友情的基础与核心,只是手段,求的是“随分”与不争。这是文人文化的特点。棋酒共同具有的令人沉醉、沉迷的特点使得棋酒共同具有了“消闲”和“忘忧”的功能。其中“忘忧”是棋酒的最深层文化关联,也是文人对棋酒普遍的精神寄寓。
参考文献
[[0]]
见林建超主编:《弈诗·凡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Ⅱ页。
[[1]]
宋·余靖《武溪集》卷二
[[2]]
宋·司马光《传家集》卷二
[[3]]
宋·郑侠《西塘集》卷九
[[4]]
宋·李光《庄简集》卷五
[[5]]
宋·彭汝砺《鄱阳集》卷六
[[6]]
傅璇琼等主编《全宋诗》卷一二
[[7]]
傅璇琼等主编《全宋诗》卷七一
[[8]]
宋·胡宿《文恭集》卷二
[[9]]
宋·欧阳修《文忠集》卷十二
[[10]]
宋·邵雍《击壤集》卷二十
[[11]]
宋·楼钥《攻媿集》卷八
[[12]]
宋·邓忠臣等《同文馆唱和诗》卷四
[[13]]
宋·李光《庄简集》卷六
[[14]]
《弈史·上》,第20页。
[[15]]
当然并不能说完全没有关联。当烂柯传说广为流传之后,各地的不少洞天福地都引入了围棋的文化元素,比如放置石盘等等。文人游览这些福地时,看到这些文化元素,自然便会联想到烂柯传说,并写进游仙诗中。在这种情况下,烂柯传说和文人的旅游生活有所关联。比如韩松《游栖真洞》“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元·孟宗贤编《洞霄诗集》卷三)、刘过《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其七·小烂柯》“游戏一弹棋,岁月驹隙过。不如两忘机,石上珈跌坐。”(宋·刘过《龙洲集》卷十)等等。
[[16]]
宋·朱松《韦斋集》卷四
[[17]]
傅璇琼等主编《全宋诗》卷一一八五
[[18]]
元·袁桷《延祜四明志》卷二七
[[19]]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卷十三
[[20]]
宋·彭汝砺《鄱阳集》卷八
[[21]]
宋·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二
[[22]]
北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
[[23]]
宋·胡宿《文恭集》卷五
[[24]]
宋·司马光《传家集》卷七
[[25]]
宋·强至《祠部集》卷六
[[26]]
宋·刘挚《忠肃集》卷十九
[[27]]
宋·苏轼《东坡全集》卷三十一
[[28]]
宋·郑侠《西塘集》卷九
[[29]]
宋·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卷五
[[30]]
宋·李光《庄简集》卷二
[[31]]
宋·李光《庄简集》卷四
[[32]]
宋·李光《庄简集》卷五
[[33]]
宋·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三
[[34]]
宋·李吕《澹轩集》卷二
[[35]]
清·谢旻等《江西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36]]
宋·薛季宣《浪语集》卷五
[[37]]
傅璇琼等主编《全宋诗》卷三-四一
[[38]]
宋·曹彦约《昌谷集》卷一
[[39]]
宋·韩淲《涧泉集》卷十五
[[40]]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
[[41]]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一
[[42]]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二
[[43]]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三
[[44]]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四十九
[[45]]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一
[[46]]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三
[[47]]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三
[[48]]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五十四
[[49]]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十三
[[50]]
宋·刘颁《彭城集》卷十三
[[51]]
见何云波《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52]]
宋·楼钥《攻媿集》卷十二
[[53]]
元·叶颙《樵云独唱》卷五
[[54]]
宋·彭汝砺《鄱阳集》卷八
[[55]]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卷一
[[56]]
宋·孔文仲等《清江三孔集》卷二十二
[[57]]
宋·刘挚《忠肃集》卷十八
[[58]]
宋·徐积《节孝集》卷十六
[[59]]
宋·刘敞《公是集》卷二十五
[[60]]
宋·邵雍《击壤集》卷四
[[61]]
宋·喻良能《香山集》卷七
[[62]]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
[[63]]
《次韵李季章监簿泛湖》,宋·楼钥《攻媿集》卷二
[[64]]
《次韵奉酬元渤见过,弈棋小饮,及观馆阁题名之作》,宋·刘一止《苕溪集》卷五
[[65]]
宋·张扩《东窗集》卷一
[[66]]
宋·刘弇《龙云集》卷七
[[67]]
宋·葛胜仲《丹阳集》卷二十
[[68]]
宋·曾几《茶山集》卷四
[[69]]
宋·朱翌《潜山集》卷二
[[70]]
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二·归愚集
声明:本文为峰会2023年中国杭州国际智力文化峰会课题征文,公众号将发布所有投稿,投稿课题论文的发布仅作为第十届中国杭州国际智力文化峰会优秀论文评选材料使用。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号立场。
编辑:办公室